把产业链建在资源带上 西昌不断做大做强钒钛产业
2024-09-19 10:01 来源: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举报

当前,西昌正在持续做大做优全钒全钛产业链,围绕钒钛产业园区钒钛产品开展招商引资以及钒钛产业链项目配套,打造中国西昌钛白粉产业基地以及钒钛园区钛产业“园中园”,实现钒钛资源不出园区就地转化。支持钒钛企业提能扩产、申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校企合作建设国家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钒钛固废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成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和国家级钒钛磁铁矿资源基地的重要承载地。


●今年以来,西昌市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精神,抓实落地“强州府计划”,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不断推动西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聚力构建集中集聚集群的现代工业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依托,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强做大以钒钛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为战略产业,食品医药、清洁能源、商业航天为支柱产业的“1+3”现代工业产业,持续擦亮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金字招牌”。

●2024年上半年,西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28亿元,占全州GDP总量超过三分之一,多项经济指标屡创历史新高,在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中跃升6位至79位,连续4年实现进位。

西昌钢钒公司投用智能机器人。

规划

抢抓培育新质生产力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四川省委高度重视西昌发展,赋予建设安宁河流域“四中心一枢纽”、带动凉山乃至攀西经济区发展能级整体提升的重要使命。凉山州委大力支持西昌发展,实施“强州府计划”,举全州之力推进西昌极核引领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催生更强发展动能。

8月20日,在中共西昌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全市上下一致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服从服务国家和省州大局,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抢抓机遇,坚决扛起攀西经济区新兴增长极重任,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西部商业航天港;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全面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全面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必须坚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以新型工业化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实施新技术赋能提升行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承接省级先进装备、先进材料重大科技专项和州级战略资源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做大做强钒产业链,做深做精钛产业链,全面推进智改数转,加强初级矿产保障,擦亮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金字招牌”。

实施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省级生物制造、清洁能源重大科技专项和州级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推动预制菜产业集群发展,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新领域夯基蓄能行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承接省级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重大科技专项和州级数字智能、航空航天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大力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积极发展低空经济,推动绿色算力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数字智能运用,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发展新路。

发展

西昌钒钛钢铁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形凉山已成为全国钒钛产业“第三极”

工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型材料需求的日益增长,钛材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凉山战略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钛矿资源和能源优势,钒钛磁铁矿和钒钛资源储量全国第二,更有制造半导体、航空航天所需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达42亿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内太和钒钛磁铁矿探明储量9.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7.18亿吨。另外,响水峰子岩钒钛磁铁矿新探明资源储量5593万吨。

目前,凉山已形成以西昌钢钒等为龙头的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源源不断向国内外输送航空航天所需新材料原料。

西昌将钛产业视为争当国家钛金属产业链链长的重要推手。随着钛板卷项目的全面投产,攀西地区的钛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结合以及鞍钢、攀钢强大的人才队伍,西昌钢钒高端钛材制造基地有信心为攀西地区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西昌钢钒高端钛材制造基地的钛板卷生产线月产能已达到700多吨,展现出强大的生产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3年2月,西昌钢钒高端钛材制造基地启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提效项目——热\冷钛卷系列生产线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今年一季度该项目开始热负荷试车,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该基地在钛材生产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成功打通了钛材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该项目不仅是对攀西地区丰富钒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有力响应,预示着攀西地区钛产业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曾经,我国进口高纯钛不但价格高,而且生产技术是一项“卡脖子”工程。2012年,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铸造了我国第一根高纯钛钛锭,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中国成为第3个能生产高纯钛的国家。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也成为中国唯一的半导体级低氧超高纯钛合格供应商,是全球第4个掌握高纯钛生产的企业,打破了日本及美国对我国高纯钛电子材料领域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并降低了国内高纯钛售卖价格。

4月26日,西昌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超大锭型高纯钛投产仪式举行。西昌创润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实现了“西昌速度”,吹响了西昌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5月10日,西昌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传来捷报,投产仅仅9天,西昌创润项目第一炉就顺利锻造出国内最大的高纯钛金属锭。直径1米、高2.34米的高纯钛金属锭顺利出炉,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纯钛金属锭。

西昌创润项目是宁波创润在西南地区全资投资的综合性高纯钛及高端钛合金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的正式投产,将逐步形成高纯钛及高端钛合金超10000吨产能,进一步提升攀西地区钛制造水平,促进西昌和凉山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2.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72平方公里,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园区。目前,园区已建成水、电产业第三极、路、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同时配有垃圾处理站及污水处理站。

园区以西昌钢钒等为龙头,发展汽车家电用钢、能源石化用钢、氧化钒系列产品、钒氮合金、硫酸钛白、钛金属板材等系列产品,一个钒钛钢铁新材料产业集群已经成形,凉山已经成为全国钒钛产业“第三极”,钒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西昌钒制品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成果102项,多次获得全国冶金技术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冷钛卷系列生产线项目。

路径 

做大做强钒钛产业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只有集群集聚发展,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和影影响响力。钛的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涡轮盘和叶片,以及飞机机身的蒙皮,更是火箭、卫星,特别是航母等超级项目的首选专用材料,而国内钛的原材料部分就是从西昌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的。

2023年6月,凉山州委九届七次全会谋势而定,部署全面推进“工业强州战略”,为全面推进工业强州锚定了目标方向,明确了路径举措。

会议明确,要持续擦亮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金字招牌”,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推动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创建一批国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做强清洁能源、钒钛稀土两大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先进材料、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五个百亿级特色产业,走出绿色低碳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今年9月,凉山州召开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动员会,要求进一步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各项工作,为凉山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打造更加强劲的动力引擎。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昌市义不容辞担当此重任,西昌勇当创建工作“急先锋”。

同样是在今年9月,凉山州在西昌召开推动钒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钒钛产业,为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促进园区提能升级,全面增强钒钛产业承载力。加快推动提质扩面,引导钒钛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向园区集中,做大钒钛产业集群。狠抓企业引进培育,瞄准钒钛产业链中下游,积极吸引和培育一批钒钛领域上市企业、规上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壮大园区钒钛主导产业和综合经济实力。

西昌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钒钛产业园区突出“龙头引领+链式发展+园区集聚”发展思路,高质量推动钒钛新材料“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创新发展。

以推动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提效、重钢西昌矿业1000万吨技改扩能等项目为支撑,做强钒钛磁铁矿开发和采选、钢铁冶炼等传统产品;大力发展冷轧冲压件、钒液流电池、钒铝合金、钒能源材料、钛锭、钛板卷、钛白粉、钛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引入了宁波创润高纯钛、北京华腾宇航级高端钛材生产线等重大项目,为推动钒钛产业的发展积蓄动能,从而形成了钒钛产业的集聚效应。

当前,产业链中上游数十家相关企业汇聚西昌,主要产品涵盖了铁矿、钛精矿、原料性钒产品等,仅西昌就拥有钒钛钢铁规上工业企业16户。2023年,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已累计完成产值430.4亿元。

“我们选择西昌,是因为这里是一个做钒钛最优的地点,是全国钒钛磁铁矿的富集区,气候条件、绿色能源资源等都有巨大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纯钛创润新材料是100%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自主知识产权。西昌创润项目除了熔盐电解提纯的装备之外,还有先进的电子束熔炼及深加工的设备,这些设备更大幅度地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品质稳定性会有更大程度提升。”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景晖说。

9月2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简称“赛迪四川”)发布《中国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数研究报告(2024)》。在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中,四川共上榜26个县(市、区),西昌市上榜。

放眼西昌大地,一项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绘就助企纾困的暖人画卷;走进工厂车间,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高速运转,折射出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穿梭工地施工现场,一个个重大项目争分夺秒、加速推进,拼出跨越赶超的发展新气象。

(文/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崇宁 图/中共西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